马上注册,享受最优特价,并有定制大礼包赠送,赶快来加入吧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Hello大家好,我是兼容机之家的小牛! 说到英特尔大家可能最先想到就是“牙膏厂”这个称呼,这么多年来,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巨头,几乎垄断了计算机处理器市场。 作为其竞争对手的AMD则常年被英特尔打压,直到近两年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。
这种几乎没有对手可以匹敌的局面,直接导致了英特尔没有什么产品压力,产品升级步伐逐渐放缓,甚至抛弃了坚持多年的“Tick-Tock”升级策略。 最终结果就是每代产品性能提升幅度不大,网友就用“挤牙膏”来形容英特尔的产品性能升级,久而久之Intel就变成了大家口中的“牙膏厂”。 这就是Intel为什么会被称为“牙膏厂”的直接原因。但是在座的各位知道Intel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“牙膏厂”的吗?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,让小牛来带大家了解一番。
首先Intel的TMG(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group 技术制造)是一个纪律严明并且在Intel内部地位很高的部门,TMG大而不能倒,历届CEO都不敢动它的主意。这是背景。 2012年Intel此时凭借22nm领先群雄,根本没有把TSMC和三星放在眼里。在这个时候,Intel还是维持着tick-tock策略(一年升级架构、一年升级制程)。 到了2014年转折点来了。上半年原定计划好14nm制程的CPU难产,14nm的TMG负责人于2015年卷铺盖走人。
2014年下半年,14nm broadwell终于上马,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Intel的制程延期变成了常态,升级策略由tick-tock变成了tick-tock-tock。 14nm的CPU成功问世之后,下一步就是10nm制程了。然而这次英特尔就没有那么好运了,10nm的研发给了英特尔一记大大的耳光。 通过小牛的各方了解,具体的原因大概就是Intel对于晶体管密度(transistor density)有着“变态”级追求。1平方毫米面积里面能塞多少晶体管,这个数字越大越好。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英特尔10nm工艺的晶体管密度相当于台积电7nm、而英特尔7nm晶体管密度相当于台积电5nm的原因了。
早期这种追求倒也成就了英特尔半导体巨头的地位,但随着制程越缩越小,出现了很多以前不用考虑的问题。线宽越来越小,间距越来越短,对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。 10nm制程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太高,TMG的人拼死拼活也无法提高良品率。上面也说过了TMG在英特尔内部的地位,TMG做出来的制程,CPU设计部门只能一往无前。 最后CPU部门忙于解决10nm制程各种各样的问题,开发日程自然而然地被拖累。夜以继日累死累活,这个部门最后也慢慢变成了不是人待的地方。 久而久之,CPU团队也没有余力去搞架构升级了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架构和制程无法实现突破,自然性能提升不会太大,这就是英特尔挤了那么多年的“牙膏”的症结所在。
总结总之,英特尔挤了那么多年的牙膏,本质原因在于给自己定了一个短期内无法完成的目标。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,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。 以上内容都是来源于Intel前员工所述,至于更加深层的原因恐怕只有英特尔自己知道吧。 其实关于英特尔前些年一直停留在14nm制程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说,因为篇幅有限,只有下次再跟大家探讨了。 都说英特尔是牙膏厂,那你知道它是如何变成牙膏厂的?前员工揭秘。 网友都说英特尔是牙膏厂,那它是如何变成牙膏厂的?原因令人发指。 本文原创不易,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想了解更多的数码知识,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,有问题的小伙伴也可以私信我,谢谢大家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分享更多优质的内容!我是小牛,下期再见!
|